盛夏七月,熱浪蒸騰,但在華池縣生態(tài)及地質(zhì)災害避險搬遷縣城安置小區(qū)里,另一種“熱度”更勝一籌——此起彼伏的敲打聲、電鉆聲匯成激昂樂章,家家戶戶裝修正酣。嶄新的樓宇間彌漫著木材與油漆的獨特氣息,更充盈著搬遷農(nóng)民們對嶄新生活的滾燙憧憬。
推開賀錄銀新家的房門,繁忙的裝修聲撲面而來。光潔的地板與平整的墻面已鋪設完畢,嶄新的熱水器與油煙機在廚房靜待啟用?!百R師傅家進展快著呢,”記者看著眼前初具規(guī)模的溫馨空間問道,“現(xiàn)在裝修到哪一步了?”“地板墻面都好了,眼下正趕著打柜子——灶臺柜、衣柜都在裝,收尾快了!”
賀錄銀是華池縣柔遠鎮(zhèn)李莊村村民,他家的老房子是父輩留下的土窯洞,交通不便利且存在安全隱患,“以前在山里住土坯房,下雨天屋頂能接半盆水,冬天走泥路能陷到腳踝?,F(xiàn)在這個新房子采光好,住著也方便!醫(yī)院、學校就在周邊,孫子念書,我們務工都更方便了。”賀錄銀站在客廳,目光里盛滿了對新生活的憧憬。
賀錄銀指著一個已經(jīng)安裝好書柜的房間,聲音里帶著笑意:“我們各有各的臥室,有衛(wèi)生間,可以天天洗澡,還專門給孫子打造間書房,讓他有個安靜學習的小天地,這多好!”木工劉紅利放下手中的工具,指著墻面規(guī)劃道:“對,書桌靠書柜這邊,對面安裝個榻榻米也能休息。孩子寫字、休息、儲物,這小空間全能照顧到?!?/p>
從隨時可能滑坡的溝谷邊、汛期怕塌房的山腳下,到如今窗明幾凈的單元樓,避險搬遷這樁民生工程,正給賀錄銀這樣的家庭穩(wěn)穩(wěn)墊實 “安居” 的基石。學校、醫(yī)院、便民超市在安置點周邊星羅棋布,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配套,悄悄熨平了搬遷帶來的生活褶皺,讓 “搬得出” 的承諾,真正長成了 “穩(wěn)得住、能安心” 的幸福模樣。(華池融媒記者:馮泳縈 李曉寧 黃曉)